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桩新“公案”:郑州市把郑东新区的“祭城路”改名为“平安大道”,引起市民强烈反弹。祭城路源于西周的祭(读zhài)国,位于今郑州市东北部的郑东新区一带,已有3000多年历史。郑州市民认为,政府的这一改名举动,“断了郑州数千年文脉”,让人接受不了。《大河报》曾在官方微博上做调查,发现有87.3%的市民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据报道,有市民已将一纸诉状递到了法院,发誓“死磕”到底,要求政府改回来。
地名既是地域空间的名称,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沉淀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凝结着人们祖祖辈辈的家园情怀。地名的变易,一定要进行全面而慎重的评估,考虑稍有不周,就有可能引发争议。
在我国历史上,最受诟病的地名变易,当属西汉末年王莽对地名的大规模更改。王莽代汉称帝后,进行了所谓的“复古改制”,其中就包括对地名的普遍改易。王莽对秦汉以来形成的行政区划名称传统进行有意破坏,把“郡”“县”改成了“亭”“乡”“聚”。对先秦以来形成的地名命名规则,也进行了“无厘头”式颠覆。古代常以山水为方位标志为地理空间命名,山南水北称“阳”,反之称“阴”。王莽打乱这一规则,甚至完全颠倒过来,如把“泥阳”改成了“泥阴”,把“辽阳”改成了“辽阴”。地名的构成本来都有事理或语言逻辑依据,王莽对此也毫不理会,如把“无锡”改成“有锡”,把“谷远”改成“谷近”。有学者据《汉书·地理志》统计,被王莽变更的地名有近八百个。后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这场地名变易闹剧才得以结束。所有被改易的地名都恢复了过来。
在漫长的封建专制时代,帝王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或者为了展示皇权,或者为了宣扬武功,或者为了避讳,肆意更改地名是寻常之事,但大都是局部性更改,像王莽一样对传统地名进行彻底颠覆,还未有他例。
我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由于政权更替、人口迁移等原因,政区变化复杂而频繁,地名常与实际脱节,甚至出现一地多名或多地同名现象。如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及巴蜀地区,曾有20多个少数民族割据政区;各政权各行其是,滥设州郡,仅徐州、兖州等九州之名就有好多个。混乱代代积压,并且越来越严重。据学者研究,清代中期,就有近60个重名县。民国初期,随着行政区划的现代化变革,县的建制增多,重名县曾一度多达130余个。
在每个时代的和平发展时期,由于区域建设、社区改造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地名名不副实,如果调整不及时或调整不适当,也会造成混乱。
地名混乱无疑会带来社会管理上的困难。根据实际情况,对脱离实际、混乱的地名进行调整,当然是必要的。据历史记载,唐朝天宝初年,就曾更改“不稳定及重名”的地名达10余处。据学者研究,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名规范化工作”。不过,地名的此类“规范化工作”,并未被其后历代王朝“自觉”地继承下来。民国政府曾大力推动过地名规范化工作,调整了部分重名,对一些带有歧视少数民族性质的地名进行了更改。但总体上说,成效有限。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地名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地名管理法规、条例及规范,成立了中国地名委员会,建立了各级地名管理机构。在地名工作者的努力下,历史遗留下来的地名“乱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第一,对县市级以上的重名进行了调整。如陕西省与吉林省原来都有“西安”,1952年吉林的“西安”改成了“辽源”。第二,更改了地名中的生僻字。如1956年将黑龙江的“瑷珲”改成了“爱辉”。第三,对外国列强强加于我国的地名进行了清理。如位于中印边境的世界最高峰本叫“朱母朗马阿林”(见《清皇舆全览图》,“朱母朗马”是藏语,义为“大地之母”,“阿林”是满语,义为“山”),为了纪念曾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乔治·额菲尔士,西方人后来将其命名为“额菲尔士峰”,1952年我国政府根据其原名,将其正名为现名“珠穆朗玛峰”。第四,更改了带有大国沙文主义色彩的地名。如1962年将与越南接壤的“镇南关”改为“睦南关”,1964年又改为“友谊关”。第五,对一些具有民族歧视色彩的地名进行了更改。如1953年将新疆首府“迪化”改成了“乌鲁木齐”。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调整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旅游对历史地名的改易,如将安徽“徽州”改成“黄山”、将云南“迪庆”改成“香格里拉”、将湖南“大庸”改成“张家界”等等,一直饱受争议。有专家说:“这一二十年来,一些改名大多并无必要,甚至莫名其妙。”
数十年来,我国的地名规范化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但混乱仍然存在,特别是县级以下地名,重、错、俗、洋等现象还十分严重。国家正在进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日前普查领导小组明确指出,各地要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的大事。希望有关部门大力推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多听取各界意见,力争拿出让社会满意的成绩单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