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是冯舒妍同学的妈妈。
今天很高兴也很荣幸解放路小学能够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做法以及启发和感受。其实,能够站在这里,并不是因为我教育孩子有多成功,孩子有多优秀,而是为了给孩子做个榜样,妈妈也是有勇气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经验,让她为我骄傲。下面我来说说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做法、感受和体会。
第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许各位家长们会说,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教育好孩子,与亲子关系有什么联系呢?可是,我个人觉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良好的亲子关系、充分的彼此尊重很重要。现在有许多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学了不少东西,比如说舞蹈、绘画、各类乐器、各种运动等等,不知道各位家长在为孩子们选择这些学习之前有没有征求过孩子自己本人的意愿,我和各位一样也希望孩子能够多学习一些东西,曾经带着孩子在各个乐器行、舞蹈室、画室之间游走,不过我没有强行要求她,而是尊重她的意见,所以小冯同学后来在她自己选择的舞蹈和绘画的学习中,没有一样是需要我去督促的。由此联系到文化课的学习,在小学阶段,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小冯同学是个活泼的孩子,不怎么能坐得住,有时遇到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去思考的问题时,就想偷懒,直接跑来问我,起初我会逐步的给她进行讲解,有时甚至连答案也帮她算好,时间长了发现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意识到这样不行,后来她再来问我的时候,我只给她讲解题思路,有时我思考半天,假装不会,让她和我一起思考,看谁先解出来,这时她的积极性就来了,当她比我先解出题目时就会非常高兴,有一种成就感。慢慢地问的题目不知不觉就减少了,像拓展思维、思考题之类,基本上自己能解出来,每当解出这些题目时,她总是很兴奋,主动拿来给我看,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她的解题思路,这个时候我就及时的表扬她,说她比妈妈要聪明得多,她的学习兴趣就不自觉地被激发出来了,自然而然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和小冯同学的相处过程中,我一直灌输的理念就是,我是她成长过程中的伙伴,我会尊重她。我认为作为家长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始终以说教者的身份来教育孩子,像我们父辈们那样简单、直接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教育的需要,要站在与孩子平等的角度,充分尊重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才能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第二、建立与老师良好的配合关系。家长和老师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以便以后更好地发展,那么学校教育就应该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承。我们家小冯同学在六(6)班,两位主课老师王艳老师和陶锐老师,都是在教学上有独到之处的好老师,王老师不希望孩子们读死书,主张多组织一些活动甚至是让孩子们自己组织一些活动来丰富业余生活,而陶老师运用写数学日记等多种方式把数学这门看似枯燥的功课教得生动有趣。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老师与我们家长建立了良好的配合关系上,老师把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家长及时沟通,而家长就可以在家里进行延伸,相互配合。在六班组织的去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的活动,还有陶老师组织的网络点阅卷的活动,都是在这些配合中完成,效果非常好,孩子们自觉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全都被调动起来。有一次,我家小冯同学和我闹了矛盾,我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就及时的和王老师进行了沟通,和王老师配合着演了个“双簧”,总算是解决了我和孩子的矛盾。有了家长与老师的配合,孩子在学校的教育和在家中的教育就有了衔接,尽量避免了孩子在校时一个样,在家中又是另外一个样的现象。
第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宝贝,往往是几个大人带一个孩子,所以,家长们能代劳的就全都代劳了。我们家也一样,在低年级的时候,我是能代劳的全都代劳了,比如检查作业、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等等。到了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有意识地不帮孩子检查作业了,刚开始不检查的时候,有很长时间作业都拿不了满分,她还埋怨我不帮她,我就帮她分析了为什么我不检查她就不能全做对的原因,再往后我发现她就开始渐渐进入自己做、自己检查的状态,作业的正确率也就提上去了。一开始,我们都是不信任孩子,觉得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其实渐渐的放手,就会发现孩子有着超乎大人们想像的能力。我们家冯舒妍的爸爸在外地工作了几年,从三年级的暑假开始基本上放假的时候就只有她一个人在家,最初我是把她的早点弄好,所有的事情都交待安排好,再去上班,中间还得打好几次电话回家。慢慢地,她就可以自己做一些简单的早点,比如下面条,做鸡蛋饼。而且学习和娱乐,她也安排得井井有条。当然,这中间也有她控制不住自己玩过了头的时候。但是,孩子正在慢慢的成长,慢慢地独立,有时候仔细想一想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孩子,只要适当的放手,孩子是可以自己做很多事情的。
第四、和孩子共同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各的特点,所以我们的教育方式也不能是一尘不变的,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促使着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我个人觉得,对孩子“身教”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言传”,在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孩子总在无意地模仿着我们。以前我总爱批评小冯同学,说她脾气大,总爱冲着我吼,有一次在我发脾气时,她就很不客气地对我说:“妈妈,你看看现在的你,一点风度都没有。你还总是批评我呢,你自己不也是这样吗?”我一想,可不是嘛,她发脾气的样子,活脱脱就是另一个我呀!从那以后,每当我忍不住要发脾气的时候,想到后果,我就会使劲地忍住了。是孩子促使我也要不断地审视、完善自己,为她做个好榜样。
教育孩子是个系统的大工程,现在孩子还处在小学阶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上面是我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点感受,很多也是我想到而没有完全做到的,希望能和各位家长们分享,也希望各位家长们有好的做法也和我分享。谢谢大家!
2015年10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