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教学设计
六安市解放路小学 杨林林
【教材分析】
《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一课力求通过故事和报道,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提升助人的思想境界,体验助人的快乐,懂得“人人都需要帮助,人人都可以助人”的道理。“帮助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操,在教材中安排这一教育主题,对当前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来说十分必要,对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学习、生活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解决,也会碰到需要他们帮助的人。而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在长辈过多的呵护下长大,早已习惯于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会帮助别人。即使帮助别人,也是在父母、老师的要求下,在学校的号召下进行,不是出于自觉自愿,因而更谈不上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是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
【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本课的教学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本课的教学设计始终遵循着“思品教学生活化”原则,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创设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实现“自我教育”。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生活中,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幸福的,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2、情感体验目标:真切体验从帮助他人中获得的快乐,激发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感。
3、行为改善目标:学会帮助别人的简单技巧。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帮助别人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引导学生体味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爱心卡片
2、收集自己助人的事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在课前把课题放在一个角落里,上课时老师做出着急寻找的样子。)同学们能帮我找找吗?你帮了老师,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吗? 2.(出示课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用心体会从帮助别人中获得的快乐吧!
[本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直接体验助人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巧妙地导入课题。]
二、学文明理,提升境界
1.了解助人的方式
教师引入:“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自己解决不了,就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板书:需要帮助)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说起帮助人,让我想起了去年我们为聋哑学校的孩子们年捐赠了三千多册图书,你们在捐赠图书时都是怎么想的呢?
(2)(课件出示图片)我们学校前段时间刚刚举行完运动会,你的同学因没有获得好的名次而伤心失落时,你会怎么安慰他?
(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因为有时候帮助别人也会遇到一些尴尬,所以助人也是要有智慧的。
①假如看见有人溺水,你会……
②假如看见老奶奶摔倒在地上,你会……
[本环节设计意图:了解助人的正确方式,明白在帮助别人时既要讲原则又要讲方法,避免爱的尴尬,真切体验从帮助他人中获得的快乐,激发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感。]
2.学习身边的故事
《小洁的故事》老师想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愿意听吗?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1)故事中的老人是怎样帮助小洁的?
(2)那位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3)看到小洁在自己的描述中化解了寂寞,老人会有怎样的心情?(欣慰,愉快)
(4)如果小洁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她会怎样做?
(5)(出示小博士):有的人认为帮助人是一种付出,是需要条件的。只有有钱或者有能力时,才有帮助人的资本,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3.师讲述好人潘梅老师“小微基金”的事迹。
潘老师的故事,小洁的故事,还有那么多我们身边的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帮助别人真的需要那么多条件吗?
帮助别人不需要具备太多的条件,只要有爱心,我们人人都可以助人。
4.学习感动陌生人的故事
教师引入:“帮助别人不仅仅是出于善良,更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操。现在,助人为乐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精神追求,它超越了亲情,超越了国界。
(1)谁来为我们分享这个故事。教师提问:
①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位登山者,走在泥泞的路上已经很累了,看到这根手杖,你心里会怎么想?那前位登山者知道自己的行为为后者带来了极大地帮助,他的心里会怎样呢?
②当这位登山者下山时,你觉得他会怎么做?
(2)谁来为我们分享第二个小故事。
①为什么这位外国女士做完好事后就悄然离去呢?他打电话报警(出名吗?责任)
②受伤的孩子康复后,得知是陌生的外国人及时报警,当他以后遇到陌生的外国人需要帮助时,会怎么做?
③师小结:帮助别人是一种循环,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也会去帮助别人,这样才会生生不息,越来越多。
(3)学生观看雅安地震的图片,教师根据画面深情讲述: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大灾大难以后,牵动着所有的心。上至老人,下至小孩,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当然,也包括在座的每一个老师和同学,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我们突然发现,人人都可以助人。
正是有了像我们一样的许许多多的人的帮助,灾区的孩子不仅穿上了美丽的校服,而且也能像我们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了。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快乐"温暖着我,也温暖着你。大爱无痕,小爱无言,让我们将小爱汇集,让爱的阳光温暖每个人。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教材中《小洁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不需要具备太多的条件,只要有爱心,人人都可以助人。通过学习“感动陌生人”的两个报道和观看抗震救灾图片,让学生更加理解助人为乐的深刻内涵,领悟人在社会中生存,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赖,需要互相扶持帮助的;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也会乐于帮助别人;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能使社会更美好。]
三、讲述经历,情感共享。
1.学生填写爱心卡片,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帮助的经历。
(提示:帮助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同学、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当你得到同学们的帮助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同学们,你们在帮助同学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小结:生活中确实如此:"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
[本环节设计意图:本着品德教育生活化原则,本环节“谈经历”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淡化对错,重在引导;淡化完美,追求真实;淡化说教,追求无痕。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回归儿童的生活;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宽容互动的师生关系。]
四、课外延伸,实践体验。
1.播放<爱的传递>视频.
教师寄语: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将爱心传递。祝愿同学们在帮助别人中收获越来越多的快乐!
2.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帮别人做一件事,体验助人的快乐,成为爱的传递中的一员。把你故事和我分享,好吗?
[本环节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其实是本节课的延伸,通过实践体验,深化了道德认识,升华了道德情感,强化了道德行为,有利于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附:板书设计
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需要帮助
物质 精神……
乐于助人
|